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呼吸内科 > 气管、支气管疾病 > 阻塞性肺气肿
编号:23925
用好激素防治慢阻肺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7年11月10日 生命时报 2017.11.10
     11月11日是第16个“世界慢阻肺日”。慢阻肺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,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。我国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于12%,呈现男性高于女性,农村高于城市的特点。不少人缺乏对慢阻肺药物的科学认识,以致影响疾病治疗和康复。

    气管、支气管感染会导致慢阻肺患者进入急性加重期。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、痰量增加和脓性痰出现,主要治疗措施包括吸氧、使用抗菌药物、支气管舒张剂和激素。激素的主要给药途径为口服或静脉滴注,其用药剂量要权衡疗效及安全性,建议口服泼尼松30~40毫克/天,连续用10~14天后停药,个别患者视情况逐渐减量停药;也可以静脉滴注甲泼尼龙40毫克/天,3~5天后改为口服,症状严重的患者,可适当增加剂量。

    疾病稳定期时,部分慢阻肺患者需长期、规律地使用吸入激素。这类患者需要满足两个条件,一是FEV1(第一秒用力呼出量)占预计值(正常值)百分比<50%,二是每年至少出现2次急性加重的情况。吸入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(一种支气管舒张剂)使用,能改善症状和肺功能,提高生命质量,减少急性加重频率。目前已有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,以及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两种联合制剂,不推荐慢阻肺患者采用长期口服激素及单一吸入激素治疗。

    不管是稳定期还是急性加重期,慢阻肺患者都有多种药物可供选择,具体选用什么药物应到医院呼吸科就诊,听从医生建议。▲, 百拇医药(中国药学会合理用药科普传播专家团)